首页 频道 > 科创板信披 > 正文

落实信息披露要求消除隐形门槛,科创板吸引申报企业数量满“双百”

2019年行至岁末,回望这一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无疑是资本市场改革最大的亮点。从科创板开板到开市,再到过会企业满百,科创板不断创造着资本市场的记录。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从理念到实践,在具体制度设计和执行层面,有哪些关键性改革?取得了哪些阶段性进展?还有哪些重点难点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将推出系列报道《科创板观察》,进行全方位解析。

据上交所网站,截至2019年12月29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已达到202家。自3月22日科创板首家受理企业出炉以来,就有源源不断的企业陆续加入到科创板申报队伍之中。

企业争先恐后申报的背后,是科创板大幅精简优化发行条件,疏通了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口。

对比A股其他板块的上市要求,科创板一大特色是“做减法”,取消了多项不必要的发行条件,包括持续盈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比限制等方面要求,放宽了实际控制人、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变更年限、股份权属清断、同业竞争等刚性条件。精简后的发行条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控制度健全、独立持续经营能力和合法经营等4个方面。

“以前有些科技领域企业想上市,但达不到上市要求,只好观望或者寻求并购,甚至远赴境外上市。但随着科创板出台后,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上市的可能性。 ”一位深圳的科技领域投资人表示。

如晶丰明源、申联生物、美迪西等都曾将冲击A股其他板块失利,最后改投科创板终获通过。

典型如近期注册生效的优刻得,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78.44万元,同比下降84.31%。在原有的发行条件下,这样的企业走传统IPO的通道存在难度。

“净利润连续增长、成长性和连续增长是监管重点关注之一,甚至此前业内传言发审会对创业板与主板分别设立了净利润的隐形门槛。科创板的业绩指标门槛更为灵活,转为严格的信息披露方式,发行条件有了更大突破。”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前期问询环节,上交所重点关注了优刻得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在经过多轮问询之后,上交所认为公司经营正常,营收表现稳中有升,虽然净利润大幅下降,但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不利影响,由此该事项不直接构成发行上市的障碍。

在审核环节,上市委再次关注到业绩情况,要求优刻得就财务信息作出充分披露,并就对持续经营的影响进行风险揭示。

一位资深保荐人士在得知优刻得过会之后发出这样的慨叹:“首家差异化表决权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市占率持续下滑,注册制下也可放行。”

这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的表现之一,即取消和放宽的发行条件,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发行人把相关事项“说清楚”,接受市场选择。

科创板在各板块中率先以制定并公布“审核问答”的方式,向市场公开实践层面的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目前,已先后发布两批32项审核问答。包括取消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企业整体变更后的运行期限制,通过“闭环原则”解决股东人数超过200人问题,允许带期权上市,适当放宽因历史沿革存在瑕疵等情形而要求提交证明文件的要求,优化首次申报前会计差错更正的限制年限等。

首批科创板挂牌企业中微公司是首家全员持股的公司,上交所对此也格外关注。其对中微公司提出四轮问询,第一个问题就关注其“全员持股问题”,最主要关注点在于其是否实行了穿透计算的“闭环原则”。

对此,中微公司在招股书中详细地回答了员工持股平台已明确三年限售期内转让限制,在上市前及上市后的锁定期内,员工所持相关权益拟转让退出的,只能向员工持股平台内员工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员工转让。在充分信披之下,中微公司最终顺利上市。

不过,在精简发行条件、消除隐形门槛的同时,上市委也在平衡与把好上市企业入口关的关系。比如曾闯关创业板失败的博拉网络转而冲击科创板,最终因“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包装过度,在上会环节被否。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创板的影响下,存量IPO市场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企业传统IPO的过会和批文的间隔时间效率正在缩短。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或意味着核准制下的发审工作正在朝着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张赛男

标签: 信息披露

精彩推送